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
1
生成式 AI

生成式AI,如何讓行銷超進化系列 第 2

依賴 AI 做策劃,人會不會變笨? Day2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行銷人員最需要的,其實不是怕 AI,而是強化判斷力

AI 工具的進步速度快到讓人眼花撩亂。從 ChatGPT、Gemini,到各種專為行銷設計的自動化工具,現在只要輸入幾句話,AI 就能幫你完成企劃大綱、行銷活動想法,甚至連社群貼文都能自動生成。

很多行銷人開始擔心:
👉 如果我太依賴 AI,是不是會讓自己變笨?
👉 長久下來,我的思考與策劃能力會不會退化?

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,但我的答案很明確:不會。
至少在正確使用 AI 的情況下,它不會讓你變笨,反而會讓你的專業能力更上一層樓。

🤔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「AI 會讓人變笨」?

這種擔憂其實不新鮮。歷史上,每次出現能提高效率的新工具,人類都會有相似的焦慮:
計算機剛出現時,大家擔心學生不會心算。
GPS 普及時,大家擔心人失去方向感。
文字處理器取代打字機時,也有人認為文書能力會退化。

但結果是什麼?我們並沒有變笨,而是把有限的腦力,釋放去做更有價值的工作。

同樣的邏輯套用到 AI 策劃工具上:
它不是奪走你的思考力,而是幫你省下大量「重複性、初階的思考工作」。

🚀 AI 在策劃中扮演的角色

行銷策劃的過程,本質上包含兩個階段:
產生可能性:發想點子、蒐集資料、找出潛在策略。

判斷選擇:依據品牌定位、受眾需求、資源條件,挑出最合適的方案並執行。

AI 非常擅長第一個階段。
它能在幾秒鐘內,幫你列出 20 個活動主題、10 個廣告腳本角度,甚至快速模擬不同受眾的反應。

但是,AI 永遠無法完全取代第二個階段。
因為 判斷、選擇與取捨,需要人來做。
一個活動能不能真正打動人心,取決於人對市場的敏感度、對品牌的理解,還有對策略的把握。
👉 AI 負責開路,你負責決策。

✅ 用 AI,不是放棄思考,而是升級思考

如果你把 AI 當成「答案機」,只照單全收,那麼久而久之確實可能會依賴過度。
但如果你把 AI 當成「思考助理」,讓它快速拋出各種可能性,然後用自己的判斷力去篩選、修正、深化,那麼你的思維能力反而會被迫升級。

因為 AI 提供的選項很多,你必須:
學會定義問題(不會問,就得不到好答案)。
學會辨識品質(哪些點子真的可行?哪些只是噱頭?)。
學會優先排序(在有限資源下,什麼該先做?什麼可以延後?)。
這些能力,正是行銷人員的核心價值。


上一篇
nano-banana,0成本讓圖片生產速度翻倍 Day1
下一篇
AI 會取代行銷人嗎?真相比你想的更現實
系列文
生成式AI,如何讓行銷超進化4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